今天的文章就用皮拉提斯的角度,來聊聊我在教學上會怎麼引導學生完成死蟲動作。而下一篇文章,則是從物理治療復健的觀點,來聊聊我對死蟲動作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怎麼去運用它!
什麼是死蟲動作(Die bug) ?
調整骨盆前傾,找到骨盆中立位置
當這樣的姿勢習慣,在身體躺下的時候,骨盆前傾就會造成,後腰跟地板有一個明顯的空間隆起。所以這時候,你的肚子(腹直肌、腹橫肌、腹斜肌)就必須要用力,讓骨盆回到中立位置(neutral position) 。
這一個步驟,在我的教學經驗上,很多人就先卡關。
因為當你習慣了骨盆前傾的姿勢,身體已經對「中立位置」沒有概念。所以我這時會先讓學生很刻意的做骨盆後傾動作。
藉由來回多次的前傾、後傾,讓學生的身體重新認識到,原來自己的骨盆其實有這麼多的活動空間。再從這些活動空間中,找到「自己專屬」的骨盆中立位置。
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不一樣,骨盆中立位置也會些許不一樣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只要找到骨盆中立位置,手摸肚子,可以感受到肚子一圈有微微的緊實感!
而這種緊實感,就是核心肌群被啟動的狀態!
啟動核心肌群,發力穩定持續,是死蟲的基礎
找到骨盆中立位置,啟動核心肌群後,準備開始活動你的手跟腳。
在活動手腳的過程中,保持核心肌群的發力,維持住你的骨盆中立位置,不會因為手腳的活動而又造成的骨盆的前傾。
而這一部分,恰恰也是很多學生第二個卡關地方。
很多學生,只要感受到核心肌群用力,對於靜態的姿勢維持其實很容易做到。
而這一部分,恰恰也是很多學生第二個卡關地方。
很多學生,只要感受到核心肌群用力,對於靜態的姿勢維持其實很容易做到。
但要在動態的活動中,保持核心肌群的穩定發力,需要長時間的動作覺察與肌力練習。
動作覺察部分,我在課堂上就會使用彈力帶,或是彈性球來當作感覺回饋的輔助。利用外在道具的變化,讓學生知道:「原來自己目前的動作極限在哪邊」。
當學生能夠抓到自己的能力邊界後,就會避開,為了「ㄍㄧㄥ」動作而產生不好的代償動作,像是用關節卡死,或是直接放棄核心肌群的用力。
當學生可以穩定好腹部骨盆後,接下來就是雙腳的挑戰。
閉鎖鍊動作VS開放鍊動作
閉鎖鍊動作,指的是手或腳放在固定平面上,當作著力點,來做身體活動。像是站立、深蹲,以及走路的承重腳,都是利用雙腳踩在地上當著力點,來活動身體。
有閉鎖就有開放,開放鍊動作顧名思義,你的手腳沒有放在固定的著力點上,處於懸空狀態。身體不動,讓肢體可以自由開放做各種活動,像是揮手、踢腳。
在死蟲動作中,當雙腳懸空,沒有一個明確的著力點,這時候腳要彎曲伸直,完全用自己的股四頭肌、臀肌,來控制雙腳的動作。
雙腳其實擅長閉鎖鍊動作的部位,而死蟲雙腳的彎曲伸直動作,顛覆了雙腳閉鎖鍊的特性,轉變成開放鍊動作。
在死蟲動作中,當雙腳懸空,沒有一個明確的著力點,這時候腳要彎曲伸直,完全用自己的股四頭肌、臀肌,來控制雙腳的動作。
雙腳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壯
我們直覺認為,雙腳既然可以撐起全身,理論上我們的屁股跟大腿非常有力氣。而且身體還躺著,要移動雙腿還不簡單?
實際上,支撐的我們體重可以站起來,除了雙腳肌肉群以外,還有脊椎的肌肉和關節的幫忙。
在死蟲動作下,沒有其他部位的輔助,你只能仰賴股四頭肌、臀肌,自立自強支撐住自己雙腳的重量。
在死蟲動作下,沒有其他部位的輔助,你只能仰賴股四頭肌、臀肌,
依據槓桿原理,當雙腳伸越直,為了避免雙腿因為重力關係而摔到地面,腿部肌肉需要的力氣也就越大。
假如這時候腿力不夠,就需要腹部核心肌群來穩定,這時核心肌群又不夠力,就很容易把骨盆拉離中立位置,產生骨盆前傾的錯誤代償。所以身高高的人做這個動作是地獄級的挑戰。
手臂本身擅長開放鍊動作,所以手往後擺到耳朵旁邊,動作本身沒有那麼的複雜。
而細節就在於,肩膀活動跟肋骨穩定的協調性!
當我們手臂往上舉高,正常的肩膀活動角度下,手臂可以到耳朵旁邊。假如你肩膀關節卡住或是手臂肌肉太緊繃,導致肩關節角度受限,手臂舉不到耳朵旁邊。
但是生活上的需要,為了要讓手舉得更高,你就會活動到胸椎和肋骨,作出上胸後仰、肋骨前翻、腰往前拱的代償姿勢,讓你的手臂看起來抬得更高。
這個方式,本質上肩膀的關節活動依然被限制住。如果一直使用這種代償方式,原本肩膀的問題就會演變成是腰的痠痛。而腰部的痠痛,又反過來影響到你肩膀的活動能力。
所以死蟲動作,當手臂往後擺到耳朵旁邊,肚子核心肌群用力,穩定住肋骨,避免肋骨往上翻起代償,會是一個很重要的細節。
到這邊,可以理解死蟲動作,是藉由手腳的活動,來刺激我們的腹部核心肌群,維持骨盆的中立位置,同時穩定肋骨不要往上翻起。
在練習過程中,有意識的感受深層的腹橫肌、腹斜肌收縮,穩定肋骨以及骨盆姿勢,避免體態歪斜;而淺層的腹直肌連結上下半身的力量,除了讓動作更加順暢,也讓腹肌的線條更加明顯,搭配低體脂,成為緊實的馬甲線。
肩膀手臂與肋骨脊椎的協調性
手臂本身擅長開放鍊動作,所以手往後擺到耳朵旁邊,動作本身沒有那麼的複雜。
而細節就在於,肩膀活動跟肋骨穩定的協調性!
當我們手臂往上舉高,正常的肩膀活動角度下,手臂可以到耳朵旁邊。假如你肩膀關節卡住或是手臂肌肉太緊繃,導致肩關節角度受限,手臂舉不到耳朵旁邊。
但是生活上的需要,為了要讓手舉得更高,你就會活動到胸椎和肋骨,作出上胸後仰、肋骨前翻、腰往前拱的代償姿勢,讓你的手臂看起來抬得更高。
這個方式,本質上肩膀的關節活動依然被限制住。如果一直使用這種代償方式,原本肩膀的問題就會演變成是腰的痠痛。而腰部的痠痛,又反過來影響到你肩膀的活動能力。
所以死蟲動作,當手臂往後擺到耳朵旁邊,肚子核心肌群用力,穩定住肋骨,避免肋骨往上翻起代償,會是一個很重要的細節。
從死蟲,挑戰皮拉提斯的「雙腳直腿延伸」(Double leg stretch)
到這邊,可以理解死蟲動作,是藉由手腳的活動,來刺激我們的腹部核心肌群,維持骨盆的中立位置,同時穩定肋骨不要往上翻起。
在練習過程中,有意識的感受深層的腹橫肌、腹斜肌收縮,穩定肋骨以及骨盆姿勢,避免體態歪斜;而淺層的腹直肌連結上下半身的力量,除了讓動作更加順暢,也讓腹肌的線條更加明顯,搭配低體脂,成為緊實的馬甲線。
當你做死蟲的動作,可以掌握並完成這3個細節,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,做出其他的動作變化,鍛鍊其他的腹肌線條。
而皮拉提斯也有一個比死蟲更進階挑戰的動作,叫做「雙腳直腿延伸」(Double leg stretch)。
而皮拉提斯也有一個比死蟲更進階挑戰的動作,叫做「雙腳直腿延伸」(Double leg stretch)。
在課堂上我自己很喜歡帶領學生,找到自己的脊椎中立位置,覺察核心肌群發力,活動手腳之後,組裝剛剛的練習元素,應用到雙腳直腿延伸的動作上。
學生這時候會發現,原來靜態的姿勢維持,跟動態的動作穩定,完全是兩回事。
學生這時候會發現,原來靜態的姿勢維持,跟動態的動作穩定,完全是兩回事。
在這落差過程中,學生可以理解自己的肌肉力氣、關節角度、動作協調、核心穩定,有哪些面向是需要刻意練習。
6月的墊上皮拉提斯團課,我會以常見的死蟲(Die bug)、橋式(Bridge)、棒式(Plank)、泳式(Swimming),這4個常見的核心運動當作主題,用皮拉提斯的角度,拆解練習基本的核心肌群;以及從物理治療的觀點,來說明示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麼去運用這些活動!
6月的墊上皮拉提斯團課,我會以常見的死蟲(Die bug)、橋式(Bridge)、棒式(Plank)、泳式(Swimming),這4個常見的核心運動當作主題,用皮拉提斯的角度,拆解練習基本的核心肌群;以及從物理治療的觀點,來說明示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麼去運用這些活動!
如果你對皮拉提斯練習核心肌群有興趣的話,歡迎點擊下面的課程連結,尋找你有興趣的團體課,或是讓我替你規劃客製的個人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