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些學員會在課後跟我說,剛剛上課有哪個姿勢哪個動作,他做起來感覺快要抽筋;或是在上完課的隔天,反映了有哪些部位變得非常痠痛,不只難以行動,而且輕碰就會非常不舒服,所以他們就會納悶: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,為什麼做起來會那麼不舒服呢?
運動痠痛抽筋原因
對肌肉來說,如果突如其來的用力,或是短時間內過度使用,肌肉就或產生一些微小的撕裂傷(Micro trama)。這些微小的撕裂傷,在運動當下或許不會特別有感覺,但是產生發炎反應後的1~2天,我們就會開始感到腫痛不舒服。
但是只要給予時間,讓肌肉好好休息,通常3天的時間後,這些不舒服的現象就會慢慢消退。在恢復後我們再度訓練刺激,這時候會需要更大一點點的強度,才會再造成微創商,表示我們的肌肉會開始變壯,神經和肌肉的連結也越來越好。
日常習慣塑造動作模式以及慣用肌肉
有人就會問,可是肌肉本來不就是用來做出動作的嗎,為什麼那些躺著、趴著、跪著、側躺的動作看起來那麼簡單,我的肌肉卻十分費力,甚至要做到標準的秒數次數,還會有受傷的風險呢?
因為,你平常並沒有在使用這些肌肉群!
如果你是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,第一你沒有額外負重,身體承受的只有你自己的體重。第二,就算肌肉只承受你體重,但你的姿勢駝背,屁股滑在椅子前端,用著腳跟或是外側足部頂在地板上,大多數都是由椅子、脊椎關節去被動的承接體重,而不是肌肉主動用力撐起身體。
或是一天要站著數小時講課的老師,站姿加上時不時的走動,腳底穿著無法有效分散壓力的皮鞋或包鞋,膝蓋開始就會往後頂,屁股往前推,腰部的曲線變大,身體用關節來輕鬆的抵抗體重,而不是費力地用肌肉來支撐體重。
偶一為之沒有差別,但日復一日下來,身體會開始習慣並且喜歡這樣的節能模式:依賴關節的受壓,讓支撐穩定的肌肉休息,慢慢的,這些肌肉就開始逐漸失去原有的彈性,逐漸鬆弛,力氣也開始減小,而關節的壓力卻越來越大。
皮拉提斯改變了動作模式以及慣用肌肉
而皮拉提斯成為省力模式的突破口,利用不同的擺位和姿勢,配合重力的影響,誘發出這些平常很少出力的肌肉開始活動。因為這些習慣省力模式的肌肉不是萎縮,所以動作依然可以做得出來,但可以做到的次數或是維持的秒數,就會比較少。
但是有些比較聰明的身體,開始會用代償的方式,原本該用力的肌肉群,因為無力或是到極限,於是會利用重心的微調,讓其他部位的關節或是肌肉群出力。在我線上課中,最常出現的就是側棒式的動作,很多人做完都會覺得手很累,但調整回來後,臀部跟側腰的感覺就非常明顯。
除了墊上皮拉提斯可以用擺位與姿勢,去誘發平常沒工作的肌肉的出力,還有器械皮拉提斯,利用滑輪、彈簧等器具,也可以有效率的誘發平常不太會用到的肌肉群,讓身體開始習慣在不同的活動場合,叫出適當的活動肌肉群。
初期這樣訓練時,身體一定會非常不喜歡,所以會以痠痛、發炎的狀態來提醒你,這樣的次數或是時間太超過了,下次要稍微手下留情一點。但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大腦神經迴路跟肌肉力氣相輔相成的成長,原本困難的動作,就會開始上手。
當初我接觸皮拉提斯,大概3個月後,我才發現我可以輕鬆的做出原本我很吃力的活動,再接著挑戰不同姿勢動作下,逐漸完成並且可以操控自如的感覺,讓我開始進入皮拉提斯師資課程的學習,在真金白銀以及時間的投資下,通過了國際認證。
所以我現在上課時,我很常用這一段話跟學員勉勵:
「如果你練1天皮拉提斯,你會得到痠痛,因為你打破原有的動作慣性;
如果你練1個月皮拉提斯,你會感受身體不一樣,因為身體開始學習新的模式;
如果你練半年的皮拉提斯,你會感受生活很輕鬆,因為身體得到運動的快樂;
如果你持續不斷練習皮拉提斯,你會體驗到體態、生活、思緒的新境界!」
工商時間
如果你對皮拉提斯開始有點興趣,想要體驗的話,下面4個地方可以找到我:
1. 皮拉提斯線上課程
如果想在家裡,用著一塊瑜珈墊練習皮拉提斯,可以參考Fanson Pilates,這是我在Funnow最近企劃的線上視訊運動課程。
在這堂視訊課程,每周二晚上21點到22點,我還有其他同學,會在Funnow一起陪你練習皮拉提斯,練習前線、背線、側線以及旋線的核心肌群控制,提升動作商數,直到年底。
2. 實體皮拉提斯器械課程
如果想體驗皮拉提斯器械床,嘗試更多更複雜的核心動作挑戰,以及肢體肌力訓練,我會在虹約健康專業核心運動中心上課,或是直接聯繫虹約官方Line帳號,直接預約課程體驗。
3. 肌肉骨骼關節問題就診
4. 皮拉提斯小教室Fanson Pilates的Line@帳號
這是我最近才開通的Line@帳號,可以點擊下面圖案連結加我好友,除了可以詢問皮拉提斯的問題,或是直接約課外,加入好友後,我部落格文章有更新,我也會同時主動推播給你們,避免因為臉書的演算法,而漏掉更新的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