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拉提斯

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

骨盆後傾真的穩定嗎?皮拉提斯教練告訴你,骨盆保持中立位置更重要!





最近我教課時,發現有些學生會刻意把骨盆後傾,讓後腰整個貼平。

當我引導學生做出骨盆前傾的活動,學生會困惑的詢問:「老師,我看到很多文章教學,都說骨盆前傾不好,要讓骨盆做後傾。為什麼我們要做前傾的練習呢?」

我當下跟學生解釋,前傾也是骨盆的動作之一。我們藉由前傾活動,找到骨盆中立的位置,讓核心肌群來出力。而不是依賴後傾,關節卡死的方式來穩定。

我也發現,學生開始想好好學習身體知識時,常常會聽到朗朗上口的金句結論,然後就當作真理,成為所有狀況的萬用解法。卻忘記結論的背後,有著前提的脈絡。


脊椎本來就是彎曲的


從側面看我們的脊椎,形狀像是一個倒S,具有自然曲線的結構。

倒S的結構跟直線比起來,可以緩衝吸收更大的衝擊,減少關節壓力。

但也是倒S的結構,很容易受到姿勢習慣的影響,再被地心引力放大,成為歪斜的體態。

所以練習皮拉提斯,追求穩定的力量,目的是要強化核心肌群,保持關節在中立位置,擁有各種方向活動的可能性。

只偏重某個方向,完全沒有其他方向活動的可能性,等於把自然曲線變成直線結構。這不是穩定,而是把關節卡死,反而會增加壓力。


誰容易骨盆前傾?


維持久坐、長時間穿高跟鞋、健身重訓姿勢不正確......這些狀態會加強前側腿部肌肉緊繃張力,同時讓後側臀部無力,身體前後側力氣的不平均,導致骨盆前傾的狀態。

隨著時間累積,腰椎越來越往前拱,肚子就越來越往前挺,形成所謂的骨盆過度前傾。

這時候表示身體已經不熟悉骨盆後傾的能力,才會一直卡在前傾的位置。

所以才要訓練身體腹部核心肌群的力量,帶出骨盆後傾的活動,同時伸展腰椎後側的筋膜,減少腰椎往前拱的幅度。

也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,強化骨盆後傾的能力,平衡身體歪斜的狀態。


誰容易骨盆後傾?


反過來說,後側柔軟度緊繃的族群,當他們坐著把腳伸直的時候,腿後筋膜就會把骨盆往後拉,連結到上半身就會形成駝背的體態。

容易骨盆卡在後傾的還有軍人。軍人的環境強調腰背挺直,身體垂直地板,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歪斜。

這時候他們的身體就學會繃住全身肌肉,搭配骨盆後傾,用關節卡住的方式,確保可以長時間維持身體一直線的體態。

時間久了,雖然外表看起來挺直,但骨盆不熟悉前傾的活動,脊椎減少自然的倒S曲線,脊椎關節壓力反而變大。

因此骨盆卡在後傾姿勢的族群,反而要刻意練習前傾的能力,從骨盆的活動來引導脊椎,找回自然的脊椎曲線。


皮拉提斯增加動作可能性


我們生活在3D的世界中,因此身體手腳需要各種方向的活動。而習慣,會讓我們把關節卡在某個位子,或是仰賴特定肌肉群在用力。

皮拉提斯的練習,藉由動作擺位或是器械的引導,中斷你的動作慣性,去誘發不熟悉的動作跟肌肉群,提升動作經驗,增加更多姿勢動作的可能性。

而這些練習,除了強化核心肌群以外,同時提升肌力、肌耐力,覆蓋掉你原本得歪斜姿勢、偏移動作。除了減少受傷的風險,關節也回到更為正中的位置,體態看起來更加高挑。

如果你想藉由皮拉提斯運動,跳出原有的姿勢動作慣性,重新找到更多活動的可能性,歡迎點擊下面的連結,參考Fanson皮拉提斯的課程。


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