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拉提斯

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

上班族滑鼠手的皮拉提斯練習





很多上班族長時間用電腦後,會覺得手部麻木、刺痛,甚至有無力的現象。去醫療院所看手,醫生會說是腕隧道症候群,俗稱「滑鼠手」。

大部分的復健方式會給手腕手指頭做熱敷、電療、超音波、雷射……等儀器治療,或是教你手臂跟手部的肌肉伸展跟按摩。

只是長時間的滑鼠手,除了聚焦局部的舒緩放鬆,我會嘗試拉遠視角,從筋膜的角度來調整身體姿勢。

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:從皮拉提斯的練習可以怎麼去擺正姿勢,加強肩頸的力量,甚至釋放神經張力,間接去減緩滑鼠手的產生。

滑鼠手的處理方式


腕隧道症候群,顧名思義,手腕有個像是隧道的空間,裡面會有手指肌腱、神經通過。

當我們的手指過度使用,就會讓肌腱發炎腫脹,導致隧道空間變窄。假如擠壓到神經,就會產生酸、麻、痛、無力的神經症狀。

治療一開始都會先處理肌腱發炎的狀況,讓肌腱消炎消腫後,減緩神經的壓迫,症狀就可以緩解放鬆。


滑鼠手跟體態的關聯


從筋膜的角度來看,腕隧道位於淺前手臂線,跟手臂內側、胸大肌、闊背肌的力量相連。

假如上班族使用電腦,上半身姿勢呈現圓肩、駝背的姿勢,緊縮的力量有可能會往下傳遞,累積在手腕跟桌面的接觸點。

因此放鬆手腕、伸展手臂肌肉外,練習把身體挺直,特別是肩頸以及骨盆,讓力量從軀幹就平衡,也是讓手腕減壓的方式。

我挑選3個動作,利用皮拉提斯鍛鍊核心肌群的概念,讓上班族在辦公的同時,只要想到也能在位子做的運動,分別是骨盆中立、肩胛活動,以及神經伸展。


骨盆中立


第一個動作要找到骨盆中立的位置。藉由腹部核心肌群的用力,可以做出骨盆前傾(翹屁股)以及骨盆後傾(捲屁股)的姿勢。(0:04~0:35)




每個人的骨盆都有前後傾活動的能力,如果處於太前傾或是太後傾,就會使用關節卡住方式,維持脊椎姿勢穩定度。

只有找到骨盆的中立位置,才會仰賴你的核心肌群,維持姿勢的穩定。因此在中立位置上,你的關節壓力也是相對較小的姿勢。

保持骨盆中立位置,外觀上看起來,軀幹跟頭會像疊積木一樣,整齊排列上去,姿勢很自然呈現出高挑挺直的體態。

把骨盆像是身體的地基,當地基擺好之後,就要處理上肢的排列,而上肢排列的地基,就是我們的肩胛骨。


肩胛活動


人體的手臂跟軀幹沒有直接的關節連結,藉由鎖骨跟肩胛骨,手臂才跟軀幹有連動性。

我們說的肩關節,其實是手臂跟肩胛骨形成的關節。假如肩胛骨的活動受限,那肩膀動作也會跟著受限,產生連鎖反應,影響手肘跟手腕。

肩胛骨的活動,可以做出3個方向的動作,分別是:上下方向的聳肩和沉肩、內外方向的往內夾背和往外平背,以及旋轉方向的往上旋轉和向下旋轉。(0:36~1:52)




大多數的人使用電腦的時候,習慣把肩膀往前縮往上縮,產生圓肩、聳肩,同時讓頭往前傾出去。

在這個姿勢下,會讓前胸張力變得特別緊繃,肩頸僵硬,導致後背無力。從筋膜力線來看,胸肌張力太大,很容易讓手臂的肌肉張力跟著變緊,增加手臂關節不舒服的感受。

藉由肩胛骨的活動,讓後背肌肉有力量平衡前胸的張力,把胸口擴張打開,減輕手臂肌肉張力過度緊繃的狀況。


神經伸展


我們都知道,腕隧道症候群的原因是神經被壓迫,當神經被壓久了,會變得敏感容易張力變高。

因此藉由復健、伸展按摩、運動調整體態,減輕神經壓迫的狀況後,還需要釋放神經被壓迫後,產生的緊繃張力。

神經的伸展,是藉由頭頸、手臂、手掌、手指的伸展活動,間接讓神經組織產生滑動、拉伸的效果。(1:53~2:57)




神經本身是偏敏感的組織,在伸展神經組織的時候,只要感覺到有一點點的酸、緊的感受,伴隨手指些微麻麻的感覺,就達到伸展的效果了。

如果刻意伸展更多,想要讓感覺更強烈,會導致神經組織無法放鬆,容易增加不必要的神經張力,造成更多不舒服的感覺。

以上調整骨盆中立位置、肩胛骨活動,還有神經的伸展,就是3個上班族在遇到滑鼠手的時候,簡單在座位上可以做的活動,試著從你的姿勢體態去做調整跟修正。


團課資訊


工商一下,如果說你對於上半身,特別是肩胛後背的活動,沒有那麼的熟悉的話,我在3月的皮拉提斯團課,主題會放在我們的上半身手臂的位置。

如果你覺得自己上半身的體態一直處於聳肩圓肩,後背力氣不夠,胸口容易緊繃的狀態,想要維持更好的上半身體態的話,那麼3月的團體課程會是非常適合你來嘗試看看。

如果說你有其他的問題,想要從皮拉提斯運動做改善的話,那你也可以參考一對一器械課程。針對你的狀況做個別的評估以及週期訓練。歡迎點擊下面的連結,參考Fanson皮拉提斯的課程。
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