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拉提斯

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

PTT客串回文:物理治療師兼皮拉提斯教練告訴你,椎間盤突出要怎麼比較快好!





身為物理治療師兼皮拉提斯教練,我在教學或是臨床中,蠻常遇到學生3大脊椎問題:脊椎滑脫、椎間盤突出,以及扭傷。

上一篇講到腰椎滑脫,剛好在PTT上有鄉民詢問了椎間盤突出要怎麼比較快好,因此順手回文到PTT上,也同時在這邊做紀錄。

講到椎間盤突出要怎麼好,或是好快一點之前,先了解椎間盤到底是什麼?以及為什麼椎間盤會突出? 

椎間盤是什麼?


我們都聽過脊椎有7塊頸椎、12塊胸椎、5塊腰椎,像積木一樣往上疊起來的構造。這些骨頭如果直接硬碰硬的話,很容易造成表面的磨損跟退化。

所以在每個脊椎骨中間,都會有一個像是軟墊東西,來做壓力的分散跟緩衝。這個像緩衝墊一樣的東西,我們就叫它椎間盤。


椎間盤的構造


你想像椎間盤等於一片瑞士捲蛋糕:


(Google圖片搜尋截圖)


瑞士捲(椎間盤)細分,中間白白的奶油是髓核,外面黃黃的蛋糕是纖維環。

髓核裡面大部分都是水分,就像一顆水球,受到壓力可以產生形變,讓壓力分散掉。

而纖維環就是要去保護好中間的髓核,不要形變太多爆漿跑出去。

那為什麼要保護髓核不要爆漿跑出去呢?

回到教科書正式的脊椎細部構造:


(Google圖片搜尋截圖)


如果你看脊椎構造,脊椎後面黃黃的部分是我們的脊髓,脊髓旁邊還有神經的分支,去連
結到我們的手腳肌肉,產生感覺回饋跟肢體動作,是很重要的神經器官。

因此,身體在脊椎骨的前後各有一條韌帶,就是圖裡面的前縱韌帶、後縱韌帶,來保護好
我們的脊髓跟神經,以防脊椎骨或是椎間盤來擠壓。

到這邊可以理解,正常情況下:

1. 脊椎骨跟脊椎骨中間,需要椎間盤來緩衝分散體重和動作壓力;

2.脊椎骨保護著重要的脊髓和旁邊的神經分支;

3.椎間盤外層有纖維環(瑞士捲的蛋糕),脊椎骨前後有韌帶,避免椎間盤的髓核(瑞士捲的奶油)形變太多,爆漿出來擠壓脊髓和神經。


椎間盤突出


假設說椎間盤受到的壓力太大,外層纖維環頂不住的時候,髓核就會衝破纖維環,產生椎間盤突出。

你可以想像爆漿的紅豆餅,餅皮是纖維環,餡料就是髓核:


(Google圖片搜尋截圖)


因為脊椎前後有韌帶,所以爆漿的髓核就會往左右擠出去。假如爆漿的髓核沒有擠壓到神經,身體並不會有感覺。

反過來說,有擠壓到神經,就會沿著神經支配的部位,產生酸麻痛的感覺異常、肢體無力的現象;更嚴重的,如果擠壓到後面的脊髓,那麼就可能產生失禁、類似癱瘓的癥狀。


椎間盤治療


你有很明顯的痠麻痛感覺,或者是手腳無力的狀況,去看骨科、復健科、神經外科,醫生用X光、MRI或是電腦斷層的影像去判斷是哪一節突出以及突出的嚴重程度。

治療方式大方向會分2個,首先是手術治療,但是詳細的手術方式我不熟,所以這邊跳過;另外就是保守治療,也就是穿戴護具、打針吃藥、復健物理治療、核心運動。

穿戴護具(護腰)是最簡單的方式,藉由外在的環狀加壓,一來保護你的椎間盤不要突出太多,二來限制身體的活動,增加脊椎的穩定。

穿戴護具之外,有些醫生會用打針或吃藥的方式去。治療你的椎間盤突出。一樣的,因為藥物跟侵入性的打針我並不熟,所以也先跳過。

復健物理治療,健保會給你基本的儀器治療,像熱敷、電療、脊椎牽引。熱敷電療來舒緩放鬆緊繃肌肉,牽引則是些微拉開脊椎關節減少壓迫的狀況。

如果你做了2~3個健保療程(12~18次的治療)都沒有舒緩效果,通常醫師或是治療師就會建議你試試看自費的物理治療,針對問題的細節,作個別化的處理。

以我來說,會先評估你的姿勢習慣、動作模式,以及突出的方向位置,再用不同的手法,放鬆周邊肌肉群,鬆動脊椎關節,減輕神經張力,最後根據生活狀況,帶你練習合適的脊椎穩定運動。

不論你是動手術、穿戴護具、打針吃藥、復健物理治療,只要病況穩定,最後醫生或治療師都會建議做核心運動,當作脊椎的保養。


核心運動做後續保養


核心運動有很多(紅繩Red cord、皮拉提斯Pilates......),我自己最熟悉也最推薦的,就是皮拉提斯。詳細的說明我在「腰痛檢查發現腰椎滑脫?醫生建議核心運動,試試對脊椎友善的皮拉提斯吧!」寫過,下面節錄片段。

皮拉提斯運動的好處有3個,分別是:

1. 找到了脊椎中立的位置;

2. 誘發你的核心肌群穩定脊椎,持續保持在中立的位置上;

3. 穩定脊椎下,連結你的手腳動作,進行日常生活中的活動。


皮拉提斯找到你的脊椎中立位置


我們現在知道椎間盤突出的原因,就是椎間盤受到的壓力太大,髓核像紅豆餅爆漿一樣,去壓到神經。

所以皮拉提斯利用比較和緩的脊椎活動,感受到脊椎可以活動的安全範圍。在這可動的範圍之中,找到脊椎關節壓力比較小的位置,也就是中立位置。

當你可以保持脊椎在中立位置,一來可以減少過多的關節壓力,二來體態也會更加挺直,提升脊椎的穩定性。


皮拉提斯喚醒核心肌群,維持脊椎在中立位置


找到脊椎中立位置,總會希望盡量維持久一點,不至於身體一動就歪斜跑掉。因此要藉由脊椎旁邊的肌肉群來穩住你的脊椎。

你可以想像脊椎就像高樓的鋼筋,鋼筋搭建好之後,還要在鋼筋外面去添磚蓋瓦,讓大樓更加結實。穩定度增加,才不會因為颱風、地震之後,整個大樓就垮掉。

皮拉提斯在特定動作以及姿勢擺位,讓你感受到核心肌群的輕柔力量。核心肌群除了腹部以外,也包含骨盆臀部,以及後背肩胛的部位。

這3大部位(腹部、骨盆、肩胛骨)的肌肉群,讓身體產生3D護腰包覆的效果,讓你的整個脊椎可以保持在中立位置,不會因為搬重物、瞬間爆發力,或是突然的大角度活動,讓你的椎間盤跑離該有的位置。


皮拉提斯穩定脊椎,連結手腳肌力


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可能一直維持身體都不動的狀態。你會需要壓低重心,把地板上的千元鈔票撿起來;你也需要雙手抬高,去拿高處的東西;你也需要轉動你的身體,去拿身後的手機。

這些活動,其實都是保持脊椎穩定下,跟手腳動作做協調。

訓練核心肌群,穩定脊椎的目的,不是說把脊椎卡在一個不讓他活動的位置。

皮拉提斯所謂的穩定,是指有空間餘裕來調適外來變化。

比如說,壓低你的重心蹲下去,撿地上的鈔票,這時候腰椎被擠壓,產生往前的位移,因此需要你的腹部核心收縮,平衡往前推擠的壓力,讓腰椎位置不要偏移太多。

同時讓臀肌、大腿肌用力,連動骨盆、髖、膝、踝關節,減少髖膝踝關節壓力。

整體動作看上去,屁股往後往下蹲低,身體前彎,脊椎延伸挺直,讓手順利撿起地上的鈔票。

因此練習皮拉提斯,你會感受到在不同的姿勢下(例:躺、趴、站、走、側),各種的肌肉群(如:臀肌、背肌)用力的狀態,並且把教室練習的感覺用身體記憶,複製到你日常生活的動作上,確保在日常生活中,減少錯誤代償的風險。


皮拉提斯有復健跟表演的差別


這邊要注意,有些人上網搜尋皮拉提斯,會發現一些姿勢非常華麗酷炫、角度非常誇張的動作:


(Google圖片搜尋截圖)


於是會困惑:我的脊椎都受傷了,還能做皮拉提斯?

其實皮拉提斯當初在發展時,主要是給世界大戰的傷兵做復健使用,後來陸續加入瑜珈、武術、芭蕾、馬戲團的動作去做改良。

對於椎間盤突出的病友來說,練習皮拉提斯主要目的是找到脊椎關節壓力最小的位置,用到核心肌群去穩定脊椎位置,保持日常活動。

練到後面,脊椎狀況很穩定,行有餘力也可以開始嘗試一些比較挑戰的活動,去讓你的身體的身體適能變得更強壯。回過頭來,會對你整個脊椎穩定度有所幫忙,產生一個正向的循環。


椎間盤凸出怎麼好快一點?


當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時,那種痛感是非常厭世。

但我得老實說,當開始痛了時候,沒有一招見效立刻把椎間盤推回去的方法(如果有也請推薦給我)。

保守治療只能舒緩,靠時間讓椎間盤減少對神經的壓迫。

就算嚴重到要開刀處理,術後的復健也是一段長路。

因為這類病狀是長年累月累積出來的,椎間盤凸出只是壓力爆表後的呈現。

要喬回去也得花上一段時間,讓身體重新習慣新體態,鍛練肌力,才能改變現在突出的狀
態。

關於改變狀態要經歷的過程,我有在部落格寫「皮拉提斯運動後,隔天痠痛不舒服,一張循環圖告訴你原因!」,分享為什麼運動練的進度會那麼慢,狀況反反覆覆,甚至還會短時間便更糟的原因。


預防勝於治療


多動,少久坐;
保持良好姿勢;
減少錯誤的關節壓力;
規律運動提升身體適能

上面雖然很老生常談,但也是減少椎間盤突出風險的真理。

祝大家各位身體健康,沒病沒痛,活動自如!

最後工商一下,如果你有椎間盤突出的困擾,並且經過醫生診斷評估,可以開始做核心運動訓練,可以試試看皮拉提斯的練習。

在我的課堂中,會用呼吸跟脊椎活動,讓你找到自己的脊椎中立位置;藉由滾筒、皮球,或是彈力帶的道具,並且加上視覺或觸覺的感受回饋,讓你感受到自己核心肌群用力。

當你可以自然地找到身體的中立位置,並且叫喚核心肌群來穩定,我們就會利用彈力帶,或是你本身體重,來訓練你的手腳肌力。

搭配日常生活中的活動(走路、上下階梯、手搬重物),練習脊椎穩定下,產生更有力量的手腳活動,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。

如果你對於皮拉提斯課程有興趣,歡迎點擊下方的課程資訊連結。裡面分享我對於各個團體課程的目標,有問題也歡迎用各種社群媒體來私訊詢問我!


Fanson皮拉提斯課程內容

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