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

學員提問:為什麼我會一直聳肩?要怎麼改善?





我在帶團課的時候,很多同學在做手撐的活動時,常常會有聳肩的習慣。需要我提醒後,才會把肩膀放鬆,但是經過幾回合的用力,肩膀又開始聳起來。

有些同學下課後會問我說:「老師,我覺得我平常工作,或者是在做運動的時候,身體都會自動地聳肩。

甚至嚴重的時候,晚上睡覺前,就會覺得肩頸很僵硬。甚至睡覺完,隔天脖子有要「落枕」的感覺,請問聳肩要怎麼解決?」

聳肩習慣雖然不會造成立即性的傷害,但會讓體態看起來不美觀,而且會讓肩頸區域的力量傳遞產生阻礙,所以我們來聊聊,聳肩這習慣究竟是如何養成?而我們要怎麼解決它呢?


聳肩不是一個有意義的動作


關於聳肩這個狀態,首先我們要知道,聳肩不是一個功能性的活動。

這什麼意思呢?
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譬如說我們舉手的時候,手可以從低處移動到高處,讓我們拿物品、掛衣服,這時候手舉高就是一個有功能性的動作。

但是聳肩並不能幫我們做到任何事情,所以對很多人來說,聳肩是一個我們不會去「主動做」的動作,而是一個「被動出現」的習慣動作,如同我們講話的發語詞或是口頭禪。


為什麼會聳肩呢?


既然我們不會有意識地去主動做聳肩,那為什麼聳肩會變成一個姿勢習慣呢?

我們都知道,肩胛骨是一塊懸浮在後背的骨頭,它不像手肘、膝蓋一樣有密合的關節構造。保持肩胛骨穩定位置的,主要依靠跟它有所連結的肌肉,也就是肩頸、後背肩胛區域的肌肉群。

假如我們後背肩胛肌肉群太過於無力,沒有辦法維持肩胛骨位置的時候,那麼就會從肩頸的位置,「借力氣」來拉住肩胛骨,盡量保持肩胛骨的穩定。

肌肉本質上是好逸惡勞的組織,後背肩胛不會自我反省的說要自立自強,承擔責任。一旦長時間,身體習慣從肩頸借力的時候,就很容易引起肩頸肌肉僵硬,產生肩膀聳起來的狀況。

而當肩膀聳起來的時候,很多人直覺會想到:欸!那既然是代表肩頸的肌肉變得比較僵硬,所以我們去按摩,把肩頸的肌肉放鬆,是不是就會改善了呢?

這個想法只對了一半。


肌肉緊繃的原因,不只用力縮短,還有被拉長


肌肉太過用力,確實會讓我們的肌肉變得緊繃。可是呢,還有一種狀況,那就是肌肉被動的被拉長一段時間,也會導致我們肌肉產生緊繃的現象。

大家都知道,肌肉其實就跟橡皮筋一樣,有彈性跟長度的限制。如果說我們把橡皮筋長時間固定在繃緊的狀態,一段時間之後,這個橡皮筋的彈性就會疲乏,慢慢的變成一個鬆弛的橡皮筋。但是彈性疲乏的橡皮筋,只要拉到很長的時候,一樣可以繃得很緊。

繃得緊,不一定彈力夠強。同樣的,肌肉也是一樣。

當我們肩頸的肌肉本身一直處於被拉長的狀態下,如同橡皮筋彈性疲乏,肌肉的力氣會逐漸變少。而沒有力氣的肩頸,為了能夠拉住跟它連接的肩胛骨,肌肉本身就會讓自己開始產生高張力,讓我們覺得肩頸是處在一個用力收縮而緊繃的狀態。

如果我們很單純的一直幫緊繃的肩頸肌肉按摩,只是代表我們讓肌肉不要被拉那麼緊繃,但是無法改變,肩頸需要代償後背肌肉群的事實。

當我們躺著按摩完,回到站立姿勢後,無力的肌群沒有訓練,再加上重力的關係,要維持住錯誤的關節位置與姿勢,肩頸肌肉又會開始被拉長,產生緊繃,或者是改由其他部位的肌肉群代償。

所以很多人都有一個反應,就是當我們去按摩後,雖然當下會覺得很舒服,可是過沒多久,肌肉的緊繃感又出現。或者是,肩頸肌肉雖然舒服了,但後腰、手臂卻開始有痠痛的現象出現。

這種狀況,其實就是你的肩頸肌肉原本就是處在一個「被拉長」的狀態,肩頸力氣已經呈現「彈力疲乏」。而緊繃,是肩頸唯一能夠維持功能的代償方法。

長期的肩頸肌肉緊繃的狀況下,聳肩的習慣很自然地就會被養成。聳肩習慣被養成,還會跟大腦神經連結,讓身體認為「聳肩」才是正常的姿勢,並且出現在平常休息,以及出力運動的狀態。

因此要解決這樣子的肌肉緊繃問題,純粹的熱敷、伸展或是按摩,只能短暫的放鬆,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肌肉緊繃造成聳肩的問題。

反而是我們要去訓練,讓沒有力氣的肌肉群有力氣,承擔他們原本該發揮的功能,才能讓緊繃肌肉代償的狀況消失。

在姿勢調整階段,會有3個步驟,重複循環進行。


第1步:解開大腦與身體錯誤的姿勢連結


前面有說到,長時間的聳肩習慣,會讓大腦誤以為聳肩才是正確的姿勢。所以只要這個連結不斷開,就算一直練習後背肌力,有很大的機會,仍然會一直聳肩。

而一個很簡單的做法,就可以把這個連結給解除掉,那就是:深吐氣。

深吐氣做起來很像在長嘆氣。試試看,當你深深嘆口氣時,肩膀是不是會很自然地往下沉?這個肩膀下沉,就是解開聳肩習慣的第一步。

大家都知道,當我們緊張、壓力大的情況下,身體會開始呼吸急促,身體肌肉緊繃,為接下來的戰鬥或逃跑做準備。這就是交感神經活化的狀態,也通常是聳肩出現的時機。

於是,我們要先讓身體知道,我們不是處在一個需要全身很用力的狀態。因此我們可以先做一個深呼吸後,慢慢的深吐氣。藉由吐氣的過程中,讓我們的副交感神經活化啟動。

當我們副交感神經活化啟動的時候,通常也在告訴身體:現在是一個放鬆的狀態,身體不用那麼僵硬和緊張,所以肩頸區域的肌肉,放輕鬆吧!

這時候會發現,當你深深吐氣的那個當下,聳肩的情況就會隨著你的吐氣而跟著放鬆下來。深呼吸深吐氣,這就是解開錯誤身體動作,並重新建立新的姿勢習慣的第一步。

當我們用呼吸去告訴身體,現在全身放鬆,肌肉不用出力緊張,讓肩頸的肌肉放鬆後,接下來我們就要去訓練沒有力氣的後背肩胛的肌肉群。


第2步:訓練背肌


而很多人對於背肌的用力,其實是沒有概念的。因為我們人本身就是一個臉朝前的動物,我們眼睛看前方,我們雙手在身體前方操作事情。

所以我們身體前側的肌肉,包括胸肌、手臂前側,都會遠遠比後側肌肉還要更發達,也更加的有力。造成很多人也是因為胸肌特別的強壯有力,而抑制掉後背的背肌力氣。

而讓背肌發力最直接、有效率的狀況,就是讓身體處在趴姿下,對抗地球的地心引力做動作。這時候背肌的用力,會非常的明顯。

這時候,很多人在趴姿,練習抬手、挺胸的時候,總會覺得一下子就沒有力氣。或是背肌又想要跟肩頸借力,會馬上回復到聳肩的狀態,非常明顯。

因此在皮拉提斯的教學中,我常常跟同學說,吸氣的時候,啟動肚子跟後背的核心肌群;吐氣讓肩頸放鬆,純粹活動手腳肢體。


第3步: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姿勢


當我們開始解開錯誤的動作連結,並且重新訓練該用力的肌肉群後,接下來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,察覺自己的動作與姿勢。

在「熟練動作」文章有說到,習慣的養成仰賴蠶食,而非鯨吞。當我們以一周為周期,很認真的上1~3堂課,也就是1~3小時,但充其量,只佔了24x7=168小時裡面,很小的比例。

也因此如果只寄望於課堂上的運動練習,身體姿勢調整的進度就會變得緩慢。所以在沒有運動的時間,很多時候是提升自己對於身體的敏銳度,來隨時不斷的調整動作姿勢。


結論,改善聳肩的3個循環步驟


當每天一直重複這3個步驟:察覺姿勢、呼吸放鬆、背肌訓練,察覺姿勢......。直到提升後背肩胛力氣,可以穩定連結頸椎與肩胛骨,解開錯誤的姿勢連結,取代掉原本的緊繃肩頸,自然的就會減少肩頸代償的現象。

不只是聳肩,這樣的步驟循環方式也適用於其他的姿勢調整,像是駝背、脊椎側彎、肚子前凸......等等。只是這個過程會是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。

要記得,現在任何的姿勢動作,都是從以前自主意識、身體無意識下,慢慢累積而成的習慣。要調整姿勢動作,也會需要從現在起,有意識、有步驟的引導,在時間的累積下,培養、取代成為新的姿勢動作。

如果現在你有一些自己覺得不好看的體態或是動作想要改善,或是想要培養全身對稱均衡的體態,那麼皮拉提斯運動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皮拉提斯從呼吸出發,訓練脊椎旁邊的核心肌群,讓你在脊椎延伸、穩定的狀況下,活動手腳的動作。如果你對皮拉提斯的課程有興趣,下面連結是我目前有提供的課程商品:


Fanson Pilates的課程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