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上篇「想要運動,選擇重訓比較好?還是皮拉提斯比較好?」,以及上一篇「想要運動,選擇重訓比較好?還是皮拉提斯比較好?(下篇)」,2篇系列文章結束後,有同學問我:老師,如果我的運動目的就是想要瘦下來,那我該選哪一個呢?
以我的觀察,通常說要瘦下來的學生有2種目的,一是處於肥胖體型,為了健康而減重變瘦;二則是想要雕塑身材,讓身體曲線更加優美。這兩種主線任務的訴求就會不一樣。
這2種學生類型,主線目的不同,從身體負重這個面向來看,思考的路線又各自產生不同的支線任務。
所以今天的文章,要來更深入的聊聊,「運動目的」、「負重能力」、「用力方式」、「動作協調」、「疲累程度」,利用這5個面向,來思考怎麼在重訓與皮拉提斯之間做選擇。
瘦下來,不是目標,而是一個過程
首先瘦下來是一個過程,他不是最終目的。就像大家都說要中樂透發大財,這是一個「財富累積的過程」,目的是累積財富後,你要做什麼?
所以經歷瘦下來的過程後,你是想要得到健康?還是想要讓身體曲線更好看,可以穿上衣櫃裡的衣服?才是真正的「透過運動瘦下來」目的。
所以經歷瘦下來的過程後,你是想要得到健康?還是想要讓身體曲線更好看,可以穿上衣櫃裡的衣服?才是真正的「透過運動瘦下來」目的。
所以在運動目的這一面向,要考慮的是,「想要瘦下來」是想要擺脫肥胖體型,還是純粹只想要可以穿上更好看的衣服呢?
目前認定肥胖的方式,有3種測量方法,分別是BMI、腰臀比、體脂率:
你有肥胖嗎?3種肥胖測量方式
目前認定肥胖的方式,有3種測量方法,分別是BMI、腰臀比、體脂率:
1.BMI(身體質量指數):
計算公式:體重(公斤)/身高平方(公尺)。
超過24,少於27,是過重體態;超過27以上,就屬於肥胖的體態。
例如我身高184,體重80,那我的BMI就是:80/(1.84)平方=23.6
例如我身高184,體重80,那我的BMI就是:80/(1.84)平方=23.6
還好,還在正常範圍內XDD
2.腰臀比:
用皮尺量出腰圍跟臀圍的周長,腰圍/臀圍,這個比值就是腰臀比。
2.腰臀比:
用皮尺量出腰圍跟臀圍的周長,腰圍/臀圍,這個比值就是腰臀比。
腰臀比這個數字,男生大於等於0.9,女生大於等於0.85,就認定是肥胖。
3.體脂率:
身體脂肪重量跟身體重量的比值,隨著性別跟年齡不同,正常的區間也會不一樣。
3.體脂率:
身體脂肪重量跟身體重量的比值,隨著性別跟年齡不同,正常的區間也會不一樣。
通常在健身房測量Inbody,或是使用高科技體重機,輸入你的年齡、身高、體重、性別,機器就會測量你的體脂率,並且告訴你的體脂率是不是在正常範圍。
是否肥胖,判斷「瘦下來」的背後運動目的
所以從上面3種肥胖的認定中,有任何一項符合過重或肥胖的數值,那我會把皮拉提斯課程調整成路線1:瘦下來的目的是為了健康。
那如果,每種數值你都落在正常的區間,但還是覺得自己不夠瘦,那我就會帶你走路線2:瘦下來是為了雕塑身體曲線。
路線1:身體肥胖,為了健康瘦下來
路線1以我在皮拉提斯的教學上,除了練習脊椎的穩定外,另一個重點會在提升基礎體適能。
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,假如你現在揹著20公斤的背包,雙手各拿著10公斤的手提包,現在上樓面對樓梯跟電梯,幾乎大家都會選擇電梯。
對於肥胖體型的人來說,體重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負重,在這個情況下,選擇休息、不活動、減少體力的耗損,才是對身體最舒服的選擇。
而這樣子也進入到一個負向循環:體重太重>身體不想動>身體適能降低>活動力變差>脂肪堆積>體重增加......
所以要打破這個迴圈,我的切入點就會提升你的身體適能,逐漸增加運動的難度與強度,促進活動量,讓身體可以消耗掉儲存的脂肪,讓身體脫離肥胖體態。
不過這時候要增加運動量,要考慮到下一個面向,你的身體的負重能力是多少?
判斷負重能力,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
對於肥胖體型的人來說,除了脂肪多以外,通常也會伴隨著肌肉少的狀態,意味著身體可以輸出的力氣不夠大。
但偏偏體重本身是固定的,每天例行的走路、跑步、上下樓梯,都需要讓少少的肌肉去承擔肥胖的體重。
在力氣不夠的情況下,重複性的日常活動,很容易讓我們的關節受到過大的壓力,形成過度壓迫;肌肉僵直緊繃,甚至有撕裂傷的存在。因此肥胖族群在運動前,要先確定自己身體,能不能應付日常活動,肌肉關節是否有痠痛受傷的症狀?
這時候就產生了3條支線:有,持續到現在;有,症狀穩定;從來沒有。
在力氣不夠的情況下,重複性的日常活動,很容易讓我們的關節受到過大的壓力,形成過度壓迫;肌肉僵直緊繃,甚至有撕裂傷的存在。因此肥胖族群在運動前,要先確定自己身體,能不能應付日常活動,肌肉關節是否有痠痛受傷的症狀?
這時候就產生了3條支線:有,持續到現在;有,症狀穩定;從來沒有。
A.有,而且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到現在。
我會建議,先到復健科看診,讓醫療端先處理當下的症狀。
等到症狀穩定後,醫師、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以運動後,再進入下一個支線B。
那麼我會建議,先從皮拉提斯開始,成為入門運動。
皮拉提斯是在脊椎穩定的狀態下,去做手腳的協調動作。要讓脊椎穩定,就是要提高自己對於姿勢的敏銳度,可以局部調整脊椎動作,同時鍛鍊核心肌群的肌力。
B.之前有肌肉關節的問題,但現在症狀穩定
那麼我會建議,先從皮拉提斯開始,成為入門運動。
皮拉提斯是在脊椎穩定的狀態下,去做手腳的協調動作。要讓脊椎穩定,就是要提高自己對於姿勢的敏銳度,可以局部調整脊椎動作,同時鍛鍊核心肌群的肌力。
皮拉提斯對於受過傷的肥胖族群來說,是良好的基礎打底。
首先,提高自己對於姿勢的敏銳度,可以去發現,自己的重心有沒有前後左右的偏移?身體骨架是否產生歪斜?藉由不斷的自我察覺,避免重量重複壓迫在同一位置。
如果發現自己歪斜的姿勢慣性,或是身體重心產生偏移,能夠活動局部脊椎、肩胛、骨盆的動作,調整重心偏移的狀況,回證自己的姿勢,讓身體重新回到壓力最小的位置上。
鍛鍊核心肌群,除了穩定脊椎位置以外,還可以利用後背、腹腰的肌肉力氣,拉提上半身,避免體重全部往下傳遞,壓迫到腰、髖、膝、踝,這些下半身的關節。
還記得肥胖體態的負向循環嗎?因為皮拉提斯不強調很重的阻力,所以對於肥胖體型的人來說,手腳肌力上的不足,對於皮拉提斯的訓練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
但是我得說,雖然手腳動作的訓練不會特別的費力,但是要支撐拉提脊椎,對於後背以及腹部的核心肌群,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鍛鍊以及肌肉發抖用力的感覺。
如果發現自己歪斜的姿勢慣性,或是身體重心產生偏移,能夠活動局部脊椎、肩胛、骨盆的動作,調整重心偏移的狀況,回證自己的姿勢,讓身體重新回到壓力最小的位置上。
鍛鍊核心肌群,除了穩定脊椎位置以外,還可以利用後背、腹腰的肌肉力氣,拉提上半身,避免體重全部往下傳遞,壓迫到腰、髖、膝、踝,這些下半身的關節。
還記得肥胖體態的負向循環嗎?因為皮拉提斯不強調很重的阻力,所以對於肥胖體型的人來說,手腳肌力上的不足,對於皮拉提斯的訓練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
但是我得說,雖然手腳動作的訓練不會特別的費力,但是要支撐拉提脊椎,對於後背以及腹部的核心肌群,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鍛鍊以及肌肉發抖用力的感覺。
這個階段通常會需要6個月的時間,可是一旦持之以恆通過了這段時間,會發現身體在姿勢覺察、體態、體適能都向上提升。輔以影像的記錄,可以感受到跟一開始的不一樣。
這時候,就可以有基礎,進入到下一個支線C。
C.從以前到現在,都沒有肌肉關節的痠痛狀況
這個狀況,我預設你的肌肉關節是正常的狀況下,可以循序漸進做高負荷的運動訓練。「用力方式」、「動作協調」、「疲累程度」,就可以用來進階做重訓跟皮拉提斯的比較。
如果你想要在短時間內,最大程度地減少體脂肪,以及鍛煉肌肉量,這時候你可以試試看重量訓練。藉由按部就班的提高最大重量的刺激,加速消耗掉身體的脂肪,並且讓肌肉力氣向上提升。
假如你不只要局部的肌肉群做訓練,喜歡全身都有訓練;或是不喜歡重複單一的動作,喜歡酷炫華麗的協調動作;討厭全身爆汗氣喘噓噓,喜歡沒有那麼疲累的運動,皮拉提斯就是一個合適的選擇!
關於重訓與皮拉提斯,在「用力方式」、「動作協調」、「疲累程度」的比較,可以看這篇文章:想要運動,選擇重訓比較好?還是皮拉提斯比較好?(下篇)
這條支線的皮拉提斯,重點就會回到降低BMI、腰臀圍、體脂率的目標上,所以皮拉提斯會著重在提升心肺耐力、肌肉力氣的身體體適能。藉由體適能的提升,減低日常生活動作的疲累、不適感,增加日常活動的能力。
不過這個階段的減重,除了運動,也要搭配飲食的控制。只是我對於飲食營養更細節的內容,並沒有太深入的研究,所以就先不講。有需要可以找營養師做飲食諮詢。
以上就是路線1,肥胖體態想要瘦下來,判斷自己負重能力的三個支線。以及在第三支線中,根據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,選擇繼續皮拉提斯,還是切換成重訓。
如果已經擺脫路線1的肥胖體態,那麼接下來,可以轉向第2條路線:身體本身不肥胖,想要雕塑身體曲線。使用同樣的邏輯,來選擇重訓還是皮拉提斯。
路線2:美姿美儀,為了雕塑身體曲線瘦下來。
第一個面向,已經確定了你的目標是想要雕塑體態,所以在我的皮拉提斯課堂上,就不會著眼於提升基礎體適能,而是利用核心肌群的發力(胸腹骨盆、肩胛後背),更全面的連結手腳大肌肉群(臀腿、手臂)的動作。
而在訓練大肌肉群之前,進入評估你的身體能夠承受多大的阻力負荷。
一樣的,也就是你之前有沒有肌肉關節的傷害?這裡也產生3條支線:
先到復健科,尋求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的幫忙。先讓痠痛的症狀先緩解,受傷的情況變得更穩定以後,再進入訓練的支線B。
這時候我一樣會建議先從皮拉提式開始訓練起。
雖然身體適能有一定的基礎,但是既然以前曾經受過傷,或是有痠痛的問題,代表著身體存在著姿勢歪斜慣性,對局部關節產生過大壓力。
A.有,而且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到現在
先到復健科,尋求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的幫忙。先讓痠痛的症狀先緩解,受傷的情況變得更穩定以後,再進入訓練的支線B。
B.之前有肌肉關節的問題,但現在症狀穩定
這時候我一樣會建議先從皮拉提式開始訓練起。
雖然身體適能有一定的基礎,但是既然以前曾經受過傷,或是有痠痛的問題,代表著身體存在著姿勢歪斜慣性,對局部關節產生過大壓力。
或者是動作上,有某些肌肉群無法均衡的協調發力,導致某一群肌肉過度使用,而某一群肌肉則是被抑制不發力。而這些狀況,會讓我們在挑戰更多的負重、更複雜的協調動作時,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。
曾經受過的傷,身體都會記得。所以就算現在的症狀穩定,我也會從基礎的感知身體姿勢開始練習,去感受自己的身體是否在某些動作特別不平衡;覺察用力部位,讓過激的肌肉放鬆,提高身體的感覺敏銳度。
鍛鍊脊椎核心肌群,練習在運動過程中,盡可能保持脊椎的穩定,減少局部關節壓力過大的狀況,增加動作的協調穩定,減少運動傷害。
讓身體熟悉怎麼活動,脊椎與四肢動作協調變好,就可以進入到支線C,依照個人的運動喜好,選擇重訓或是皮拉提斯。
C.從以前到現在,都沒有肌肉關節的痠痛狀況
這個支線可以正常運動,依據你喜歡的運動用力方式、協調動作的難易度、身體運動後的疲累程度,選擇是要重訓還是皮拉提斯,來鍛鍊自己的身體肌肉曲線。
想讓局部的肌肉線條更加明顯,不排斥單一重複的動作,不怕訓練後全身大爆汗,氣喘吁吁,代表自己認真運動訓練到,那麼重量訓練會是非常適合的運動。
相對的,想要從脊椎到手腳的肌肉群都有均衡活動到,喜歡華麗酷炫的協調動作,可以忍受運動當下肌肉會發抖,但是上完課,身體活動變得更加輕盈,那麼皮拉提斯就會非常適合你。
同樣的,皮拉提斯與重訓更詳盡的動作細節差異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想要運動,選擇重訓比較好?還是皮拉提斯比較好?(下篇)
維持挺立的體態,需要肌肉長時間的維持住。所以這支線的皮拉提斯,我就會訓練從身體到四肢該用力的肌肉群。在脊椎穩定的前提下,盡可能地打開身體各個關節活動度,並且加強能夠維持一定時間的肌耐力。
說個秘密,活動夠大的關節角度,以及強大的肌耐力,往往也是明星網紅網美照片的基礎唷!
結論
我用一個簡單的流程給大家複習一下,如果你想要變瘦,考慮的面向就會是下面這樣的圖:
以上的內容,是我身為是重訓學生跟提拉提斯老師的雙重身分,對於「想要瘦下來」而運動的同學,我個人主觀的經驗分享。
雖然路線後面都是皮拉提斯,但是1B是基礎能力的建立,1C是提升身體適能,2B是動作控制,最後一個2C則是體態的調整。每個皮拉提斯的著重內容都會不一樣唷!同樣的概念,對於重量訓練來說,減重與體態的訓練內容,也會不一樣喔。
如果你對於「如何穩定脊椎,去做全身的活動」有興趣,以下有我的皮拉提斯課程商品,歡迎報名你喜歡的課程來上課;或是先做一對一的身體活動諮詢,讓我給你更精準的運動建議!
雖然路線後面都是皮拉提斯,但是1B是基礎能力的建立,1C是提升身體適能,2B是動作控制,最後一個2C則是體態的調整。每個皮拉提斯的著重內容都會不一樣唷!同樣的概念,對於重量訓練來說,減重與體態的訓練內容,也會不一樣喔。
如果你對於「如何穩定脊椎,去做全身的活動」有興趣,以下有我的皮拉提斯課程商品,歡迎報名你喜歡的課程來上課;或是先做一對一的身體活動諮詢,讓我給你更精準的運動建議!